▲
出寺寺廟: Wat Nangnai
▲ 製作年份: 佛曆2480~2490年左右 (距今約80年)
▲尺寸: 長:4.8 cm ; 寬:3.2 cm
(含防水殼尺寸)
★ 前言
擋降貝為泰國冠蘭類聖物中非常受到歡迎的一種,因為祂擁有卓越的擋降(針對各類黑法術)、避邪與刀槍不入等功能,外加配戴方便無任何禁忌,因此更受到泰國早期常出外經商的先民所喜愛。
而近代加持製作擋降貝出名且厲害的大師有好幾位,許久之前曾與大家介紹過佛統府一代祖師爺聖僧「龍普Boon」大師所加持製,非常珍貴難尋的擋降貝。而今天則要與大家介紹另一位與Boon師父齊名的高僧。
這位大師名叫做--「龍婆Num」,而其所加持製作的擋降貝與龍普Boon、龍普洛大師,三位師父 並列為全泰第一 ( 另一說法認為並列全泰前五 )。
不僅如此,師父的擋降貝還擁有非常特別的功能與特色,堪稱繼龍普Boon大師後,另一個最值得收藏與配戴的擋降貝!
★
龍婆Num大師此擋降貝擁有三個特色
第一、
此擋降貝被稱為「莎力嘎擋降貝」
一般擋降貝根據大家的常識都知道,其最大的功能即是
1.擋降
2.避邪
3.刀槍不入
然而龍婆Num大師的擋降貝承繼了紅統府法脈的傳統,不僅對於上述功能有效外,還特別針對「人緣」、「口才」等方面有著非常好的效果。也因此配戴者稱其為「莎力嘎擋降貝」!
第二、
此擋降貝使用非常豐富的材料製作
師父的擋降貝製作以使用材料豐富而聞名,其貝殼內除了大家都知道的水銀外,還加入了其它多種材料,如下:
1.師父加持2年多的人緣聖粉
2.貝葉經粉
3.收集多年的能量礦石
4.各種師父在山上採集到的草藥...等材料
5.在封口前,師父還會塞入一小片親寫的金屬符片,上面寫上了各種特別的符
文
6.最後的步驟,師父會使用自然界中珍貴的老蟲膠為材料,進行封口
從上述的用料就可以知道,要製作一個好的擋降貝實屬不易。
在此必須岔開一下話題,與大家說明下:
泰國古代所出產之水銀,皆是師父們使用手工提煉的方式,從硃砂礦中,萃取出硫化汞而取得水銀。而我們知道,硃砂不僅為傳統的中藥,古代《神農本草經》更稱其擁有:養精神、安魂魄、驅邪祟...等功效。因此時常用於安神、鎮靜之配方中。另對於道教來說,硃砂更是驅邪、除穢、破陰邪之術的重要法物,因此時常能見到,道教靈符係使用硃砂為筆墨顏料來書寫之!
因此無論是泰國或中國的術法,硃砂皆是非常重要的材料,這即是因為硃砂裡頭的主要成份--硫化汞(水銀),有著上述避邪擋降之功能也。另外水銀亦有防腐之作用,外用能抑制或殺滅細菌和寄生蟲,因此被用來當作驅除蠱術、擋降頭可謂其來有自矣!
第三、
此擋降貝使用原裝出寺的18K金包裝外殼
此擋降貝的外表為當年出寺即製作好的18K金包殼,原來當年此種包殼方式的擋降貝為紅統府當地人民向師父所單獨訂製的。而師父在製作好擋降貝後,會將擋降貝交給寺廟附近的一家金器店製作外殼。而這家金器店在當地是一家非常知名的老店,裏頭的金匠小名叫作「Mong」。
因此當Mong金匠製作好擋降貝的外殼後,會在背後的殼上印上其泰文小名「Mong」。同時於上方也會印上代表黃金純度的「18K」字樣。
而當年會訂製此18K金外殼的信徒,皆屬於非常有錢與權勢之人。而他們之所以不使用純金的外殼,是因為擔心水銀會吃掉純金,因此皆是使用韌性與硬度更強大的18K金代替之。
台灣的師兄姐對於龍婆Num大師可能比較不熟悉,但師父在泰國確實是一位祖師爺等級的聖僧。同時師父的擋降貝法門更是與龍普Boon大師所齊名。不僅對於擋降、避邪有一流的效力外,還特別幫助人緣。這樣少見且加持力極好的冠蘭類聖物,絕對不會輸給一面好佛牌。
★
紅統府自古為擋降貝的故鄉
泰國紅統府(Ang Thong)泰文直譯有「金色的鍋碗」之意,原來其自古即為泰國中部知名的米倉,擁有良田萬頃。每當稻米成熟時,陽光灑在其上猶如一片黃金。而同時低窪的地面從遠處望去,就像一個鑲金的鍋碗一般。
而因為稻米產量充足,此地的人民除了從事農業外,還會將多餘的稻米外銷至其他地區與城市,因此各地的商人時常來此購買稻米。而早年許多外地商人時常使用法術或降頭,來騙取當地單純的農民,使得他們中降的非常多。於是擋降貝此一古老的聖物,非常受到此地的重視。
形成許多早年紅統府的僧人,皆特別擅長加持製作擋降貝的特別現象,同時紅統府人民亦有特別偏好擋降貝的傳統。而龍婆Num大師即是近代紅統府擋降貝法門的集大成者,同時也是該府排名第一的高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